陇南矿产资源
陇南地区被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宝地”,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据统计,该地区已探明34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445个地点,其中包括铅、锌、锑、汞、铜、金、锰、铁等金属矿,以及硅、大理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
矿产资源方面,陇南拥有铅、锌、锑等34种矿产,西成铅锌矿带是中国第二大矿体,阳山金矿是特大型金矿之一。水力资源丰富,有嘉陵江、白龙江等四大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
在药材资源方面,陇南拥有1200多种,历史上产量曾占全省70%以上,出口量高达90%。这里还盛产银耳、木耳、香菇、猴头、薇菜和蕨菜等上百种食用菌和山野菜,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处。根据陇南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布,境内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34种,矿产地450多处。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5种,矿产地301处,开发利用的22种。
陇南最富的县是武都区。武都区位于陇南市,是该市的经济中心。该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和矿产资源。 农业资源丰富:武都区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产值较高。当地特色农产品如中药材、特色水果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荆建华。陇南矿产资源老板是荆建华,陇南市金陇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9月08日,注册地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盘旋东路,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等。
徽县在古代的名称是什么?
徽县古名河池,西汉置县,北宋升为州,清代降为县,发展历史悠久,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都曾在此逗留,并留下了名垂千古的不朽诗篇;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在此英勇杀敌,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这里发动了两康徽成战役,陇南地下党在这里点燃了陇南人民革命的熊熊烈火。
榆中:县名。早在春秋战国时,秦“辟数千里,以河为境,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因县地处榆塞之中,故名榆中而得名。榆中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白银:白银位于甘肃省中部,兰州市东北部。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在这里建厂采矿冶炼金、银。
南秦 州名。(1)十六国前秦苻坚置。治所在武都(今甘肃成县西)。辖境相当今甘肃嶓冢山、祁山以南,及陕西凤县、略阳、四川平武等县地。后秦以后废。(2)北魏正始初置。治所在洛谷城(今西和南洛谷镇)。辖境相当今甘肃舟曲、礼县、西和、武都、徽县、成县等地,西魏改为成州。
广义西凉:广义上的西凉还包括武都、陇西、汉阳、安定、北地、天水等郡,范围扩大至甘肃东部、宁夏一带。
柳林镇镇情概况
柳林镇总面积达到736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和82个村民小组,村庄分布均匀,地势平坦,为镇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镇内交通设施完善,京昆高速公路引道、柳林飞机场、治江火车站、安阳铁路以及108国道和文柳公路穿镇而过,为居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的交通网络。
该镇由50个行政村组成,人口总计约5万人,拥有7万亩肥沃的耕地。这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武训先生的故乡,于2000年被省级政府冠以“中心镇”的荣誉。
柳林镇地理位置上四面环伺,东边与石家营乡相连,西边与千阳县接壤,南边与唐村乡相邻,北边则与汉封乡接壤。镇区面积为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千凤公路横贯镇区,是柳林镇人民政府的核心位置。
全镇职工总数为32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88元,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820万元。柳林镇经济多元化,拥有巴中市川北玻璃厂、泰和鱼庄、和平建筑公司第四分公司、柳林页岩砖厂和爱民食品厂等知名民营企业,其中川北玻璃和爱民食品等特产远近闻名。
通讯设施方面,柳林镇配备了先进的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服务,邮政快递业务也十分发达,为居民和商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讯条件。镇内电力供应稳定,水源充足,各类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包括电力设施、供水系统等,使得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
柳林镇,这个富有历史韵味的地方,其前身是明朝初年的太平集。据古传,朱元璋,即明太祖,曾在此度过艰辛岁月,与柳春、林直两位好友共同劳作。在一次锄地时,朱元璋不慎打翻了一罐盛满豆汤的瓦罐,豆汤四溅,他们三人却从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捡起洒落的绿豆,以此消暑解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