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矿山生态补偿)

发布时间:2024-08-26

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目录

国际生态补偿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以资金转移、环境服务功能支付和市场交易等形式展开,为各国提供借鉴和启示。1 流域环境服务功能支付案例详述了政府通过法规实施补偿,同时运用市场手段来维护生态平衡的实践。

《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是一本深入研究生态补偿的三部曲,分为上、中、下篇。上篇和中篇详尽地探讨了国际和国内的生态补偿实例,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背景。这些案例涵盖了生态补偿的各个方面,为理解其国内外现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是由万本太和邹首民两位作者共同编著的一本书,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ISBN号码是9787802098305,于2008年10月首次发行,共分为1个版次,包含了349页的内容。它的装帧形式为平装,开本规格为16开,适合于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对此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通过深入探讨实践智慧目录,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理论指向,包括实践哲学的新旧进路、人性的逻辑异质性、解释世界与规范世界的问题以及人文社会学说的审查。这部分揭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

第二部分,走向设计任务,深入探讨设计任务,包括第3章的城市框架结构,它是理解空间组织的关键;第4章关注创造舒适环境的场所设计。第三部分,理解设计任务,详细讲解设计过程、区域分析、局部设计以及案例研究,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指导。

建立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1、另外,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也可以帮助后代子孙实现继续发展,实现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2、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有效补偿,政府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对此应建立起法律约束机制、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等,而且要协调好各机制间的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互补性关系和替代性关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个相对较独立的机制的作用,让整个经济补偿机制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3、通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协调发展,达到矿业与环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公平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既要考虑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补偿,还必须强调环境价值、公平价值、发展机会价值补偿。

4、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开发的价格约束机制和补偿机制,使资源价格可以反映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损耗,这样资源输出区域就能获得租金,有效地用于投资,为今后的经济发展积累充足的资本。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在已有法律条款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补偿的原则、依据和标准,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顺利开发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以《生态补偿条例》为核心,建立健全配套的法规体系。国家层面应分别制定《矿产资源生态补偿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单行立法及实施细则,地方也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各地的实施办法,以使生态补偿实践有充分的法律依据。

矿产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应承担对矿区生态环境的补偿责任。通过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向矿区提供一定资金用于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生态功能的修复,为资源所在地的生产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也可以帮助后代子孙实现继续发展,实现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建立健全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内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研究,研究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标准体系。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