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
1、节约和优化矿物资源的使用,如开发和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回收利用废弃物等,减少浪费和污染。 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发新的替代品和技术,以减少对矿物资源的依赖。
2、鼓励开采市场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保护性开采我省支柱性、战略性、名优稀少的矿产资源。
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特别注意这样两点:在开发过程中尽量提高资源采收率,避免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4、GavinM. Hilson(2006)对矿业不可持续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强调矿业是可持续的,并建议拥有富矿的贫困国家进行跨国矿业运作,并分析了这种运作的功效。本文从我国资源现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三个方面来讨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建立资源数据库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监管和管理 最后,要加强矿产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政府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矿产资源的合法开发和利用。此外,还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矿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6、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研究,逐步形成和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推动矿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方面 矿产资源的国家属性决定了政府对矿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责任和作用。
矿物原料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扭转不利局势的措施
第二类是指那些原料基地开发程度很低,只有扩大进口才能弥补国内不足的矿产资源:铀、铅、稀有元素及其他矿产。开发这类资源的已探明储量和前景储量还需要一段时间,可初步确定,俄罗斯经济对这类资源进口的依赖还要维持5~15年。
没有人抓新增储量的问题,不可能在战略矿产的传统矿区和新区建立新的资源基地,同时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铜、镍、金、稀有金属、铅、锌、钼等矿种的已探明储量也未能保持简单再生产的态势。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总回收率低,综合利用差;乱采滥挖,环境保护差;矿产资源二次利用率低,原材料消耗大;深加工技术水平不高。
制订并实施帮助俄罗斯进入国际或几国财团,实现燃料、能源、铂族金属和镍原料全球供应的系列措施。5)制订建立俄罗斯联邦地质管理部门的方案,使其成为管理国家地下资源和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的主要机构并发挥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2005~2015年各类矿物原料基地的发展规划,就必须首先打好地质工作基础,所以在2005年之前应首先在将近30%的国土面积上加强预研究工作。然而,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众所周知,地质调查工作一直以采矿企业上交的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资源补偿费作为基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有关问题的初步思考
1、初步测算,近年来我国出口电子机械日用电器等加工产品所消耗的有色金属矿产原料,大约占我国全部有色金属资源消耗的1/4左右。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方面国内矿产资源产量和国内消耗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进口资源和出口资源产品“两头在外”的局面——“世界工业产品的加工厂”的基本格局,且估计在未来10~20年内难以改变。
2、目前,尽管我国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从总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约束并未因此而缓解,有些还越来越突出。
3、鉴于我国矿产勘查的现实情况,原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矿山企业构成我国矿产勘查市场的两个重要主体。目前的国有地勘单位事业型地勘体制基本框架仍未改变,矿产勘查也没有作为产业来运作。地勘单位在承担地质大调查等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商业性的地质工作。
4、它避开矿床成因的复合性、过渡性和关联性等复杂理论问题,直接地收集和判断成矿标志,也显示了这种战略的成效。 近年来,这两种勘查战略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既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又具有趋同性。
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类规划方面
不同部门、各级各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类规划是矿业特区建设的依据,在特区建设中,必须以各级各类总体及专项规划为依据,切实发挥规划的 “龙头”作用。
鼓励开采矿产是指根据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规划期内采取经济、技术、相应的政策等鼓励措施,推动重点开发利用的矿产。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一是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二是矿产资源重点调查评价区;三是重点、禁止、限制、鼓励勘查和开采分区;四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规划区块;五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区;六是矿业经济区(图11)。
对我国矿权市场建设的思考
矿业权市场建设不完善 我国矿业权市场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矿业权流转的配套制度,尤其是可以操作的实施细则还不够健全,矿业权信息系统不完善,矿业权评估等中介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矿业权财产属性认知程度不高,加之执法不严,矿业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
要有效地加强地质工作,解决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环节,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积极培育和加强矿业权市场,解决矿业权取得、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以探矿权为核心的矿业权市场,特别要大力搞活探矿权二级市场。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矿业权交易所,并在主要地区建立若干个分所,形成矿业权市场信息网络,为矿业权流转提供反应迅速、交易简便的平台。
在我国,矿业权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我国矿业权一级出让市场由国家垄断,国家矿政管理机关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依法采用行政授予、协议、委托、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出让矿业权。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面已经论述,市场主体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具有特殊经济利益目标、并能自主采取行动实现这一目标的个人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