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管理
第十三条,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时,须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保护,防治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同时,应依法进行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第十四条,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前,应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采矿权人需缴纳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四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制度,规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30 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
根据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县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动态监测,并指导和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监测,将监测情况向社会公告。
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第四章主要围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展开。条例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负有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的责任。这不仅涉及到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黄石市矿山生态修复条例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修复矿山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修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2、接着,前往矿业文化区。这里展示了黄石地区悠久的矿业历史和丰富的矿业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参观矿业博物馆、老矿井、矿工住宅等,深入了解矿业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矿工的生活状态。环境恢复区(约20分钟):最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前往环境恢复区。这里展示了矿山关闭后,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3、总之,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通过矿业遗址、博物馆、文化活动和生态修复等多种方式,展示了矿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矿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这些展示方式不仅让游客了解到矿业的历史和发展,还让他们认识到矿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梅帅元及其团队参观后认为,鉴于矿山公园的人气等综合因素,前期利用灯光投影技术,以“亚洲第一天坑”为背景,打造一台灯光投影秀,反映人类矿冶史,从远古开采——近代大规模开发——现在生态修复,中间穿插岳飞铸剑、铁拐李得道成仙等故事,还可融入阳新布贴、湖北大鼓等湖北特色文化。
5、文化体验丰富: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融合了矿业文化与地方特色,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采矿工人的生活,还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此外,公园内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体验。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1、要坚持依法行政,并运用经济手段,全面开展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行动。
2、《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下发以来,各地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3、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部署,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4、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第三条 对持勘查许可证采矿或开采矿种与采矿许可证不符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无证开采予以处罚;对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和其他证照。
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的意见
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19号)、《关于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31号)等政策措施,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强化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落实。
在组织协调方面,强调了矿产资源规划的落实、企业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的指导,以及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示范的实施。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协会支持的方式,逐步完善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为全国范围内的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指导和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要求,将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作为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部署要求,坚持规划统筹、政策配套,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通过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的长效机制。
保护采矿产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采矿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合规操作。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促进可持续采矿:推广和鼓励可持续采矿实践,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政策
1、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政策 (一)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制度 (1)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矿山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2、政策适用于所有固体矿产开发企业,但不包括放射性与海洋矿产开发者。涵盖矿产开发各阶段,如规划、建设、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全程管理。遵循“防治并重,建设并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3、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4、第一条 为了加强矿山综合治理,促进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