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冬的成果
1、李显冬先生的科研成果丰富多样,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2、李显冬教授在法律领域有着广泛的贡献,他曾参与多项重要法律、法规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如《农业基本法》、《畜牧法》、《著作权法》以及《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等,这些成果体现了他在立法实践中的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
3、李显冬的研究方向广泛,包括物权法、民商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民法史等多个领域。在矿业法、土地法、农业法以及婚姻继承法等领域,他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也备受瞩目。他的学术贡献和教学热情,无疑为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4、李显冬博士,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律中心主任,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王雅妮,他们共同的研究成果发表在2023年5月的《商法》杂志,为深化对行政协议法律属性的理解提供了深度剖析。
5、高职精品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前沿的、一流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并能和本领域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精品课程内容建设要和本学科、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单门课程建设和系列课程建设的关系。
王贵成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主持、参与科研项目以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王贵成在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资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工作不仅体现了对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也彰显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西部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王贵成,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精密加工、高速加工、绿色加工、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在金属切削毛刺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他主持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部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共12项,已通过部省级鉴定7项,荣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
王贵成教授对教育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对课程教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王贵成先生曾担任北京市商业会计学会理事、北京粮食研究(财会)会理事,以及北京市粮食公司粮食财会研究分会副会长。他自1962年涉足财会领域,历经35年,凭借自学成才之路,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在任职期间,他担任主管会计长达20年,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财会实务基础。
王贵成,男,1955年8月生,吉林公主岭市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现佳木斯大学),1986年9月赴日本横浜国立大学留学,2000年6月赴日本东北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5年4月在浙江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他的工作成就,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综上所述,王贵成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的工作成果和创新精神,将持续激励着教育界的同仁们,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李兵2003年以来的获奖情况
1、自2003年以来,李兵先生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论文领域有所建树,还出版了多部著作和主编教材。
2、李兵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包括《秋岩晴空》、《风云三峡》获得全国性展览金奖;《寒雪凌空一望远》、《高原魂》、《春风化冰凌》在两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大展和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全国美展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康藏神巅伴朝阳》入选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展。
3、年11月李兵作品《春归雪岭》被泰王国钦赐淡浮院收藏。2010年5月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评选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山水画家”。2011年1月李兵艺术作品及其简历被收录进《中国当代美术史》。同年10月,由李兵绘制的《荣宝斋画谱》第356期(山水部分)出版发行。
4、年获中国播音届的最高奖“金话筒奖”(获奖来源08年冰灾是在直升机上俯瞰京珠高速湖南段的播报)2009年11月14日,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奖项——“金话筒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继李兵、张丹丹之后,湖南卫视的另一名主持人王燕获此殊荣。
低品位、共伴生矿产、矿山固体废弃物及尾矿综合开发利用的论文
综合利用率低。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一般都在30%~50%左右,一些个体采矿回采率不到10%,资源浪费严重。 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尾矿在工业上的应用,大多数停留在对尾矿中有价元素的回收上,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尾矿产品极少。
同时,在采矿过程中,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设计,以矿山固体废弃物作为采空区的充填物,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减少了矿山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世界各国每年排出的尾矿量约50亿吨,我国矿业固体废渣年排放量达12亿吨以上,累计堆积已达200亿吨,占地5万公顷,而且随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的提高,矿石可采品位的相应降低,尾矿量还会增长。尾矿、废石的大量排放堆积,污染环境、占用土地,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尾矿,从表面上看,属于被丢弃的废弃物。
西南地区不同类型矿产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尾矿、煤矸石、废石、废土等固体废弃物、矿山废水和废气排放,是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污染、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资源破坏的主要因素,如能将这些废弃物加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是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