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开发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矿产资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0-25

主体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1、中部、西部的重点开发区域是人口、经济集中分布的区域,煤炭资源开发易于对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产生破坏和污染。

2、限制开发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域。

3、根据全国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梳理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分布总体布局,统计分析了各类主体功能区地质环境事件分布、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研究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地质环境调查总体思路与布局方向。

4、国内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潜力 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处环太平洋、古亚洲和特提斯三大成矿域交汇处。综合研究表明,油气、煤炭、铀矿等能源矿产有较大找矿潜力,重要矿产资源在重点成矿区带成矿条件良好。通过加大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力度,可以实现找矿突破,显著增加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

5、第五条强调,规划编制应遵循市场和地质规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风险勘查,促进勘查开发的多元化。矿产资源规划与国家其他发展规划相协调,如第六条所述,与国土、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和环保规划等紧密结合,确保一致性。

6、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工矿、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利弊,高中地理。

1、开发矿产资源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促进区域工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可能造成地面塌陷,引发塌陷地震;露天采矿需要大面积剥离地表土层,导致植被破坏;废弃矿石堆积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

2、短缺:经济快速发展,消费量大,人均资源少,另外,过度开发,和无计划开发 措施: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3、问题:(1)贫矿多、富矿少:(2)伴生矿多(金昌、攀枝花、白云鄂博三大伴生矿);(3)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

4、分析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入手,注意不要遗忘区位劣势的分析。可对不同区域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比较评价,如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相同点:⑴煤炭资源丰富;⑵交通便利;⑶市场广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资源消耗大与利用效率低: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中国的钢材、铜、铝等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倍。资源浪费严重: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低,如小型煤矿的煤炭资源回收率仅为10%~15%。

2、已经开采利用的533处(含闭坑矿山33处),基建矿山158处,还有54处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宜开发利用;可以进行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只有147处,占发现矿产地总数的15%。

3、在能源资源方面,我国石油资源量估计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47万亿立方米。通过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勘查,结合新增储量的规律分析,我国的可采石油资源量预计在150亿至160亿吨,可采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0万亿至14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被归类为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